一、介绍四川火锅英语作文?
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
Hotpot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cooking method of taking the pot as the utensil, using the heat source to burn the pot, and boiling all kinds of food with water or soup.
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
It is characterized by cooking while eating, or the pot itself has the effect of heat preservation. When eating, the food is still steaming hot and the soup is in one.
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There are similar dishes all over the world, but they are especially popular in East Asia.
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
Hot pot is hot, spicy, salty and fresh, oily but not greasy. It is suitable for mountain climate.
根据个人的喜欢加不同的汤料、食物,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
Add different soups and food according to your preference. It's suitable for young and old people to have salty food. It's a good product in winter.
二、为什么向外国友人介绍四川火锅?
为什么向外门玉友人介绍四川火锅,是因为外困友人,他们不懂四川火锅怎么个吃法。所以就要介绍给他们吃四川火锅的吃法。
三、四川火锅介绍120字?
四川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他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黄发垂髫,其消费群体涵盖之广泛、人均消费次数之大,都是他地望尘莫及的。作为一种美食,火锅已成为四川和重庆两地的代表美食。
四、四川火锅叫法?
又名麻辣烫,是由原先的麻辣烫发展而来
五、四川火锅品种?
火锅的种类主要是通过锅底来区分的:
1、主要有红锅就是麻辣味道的。分为牛油红锅和清油(菜籽油)红锅底、橄榄油红锅。
2、也有清汤锅底,主要是用骨头、菌类熬制成浓汤。
3、还有一种就是鸳鸯锅。就是一般是红锅另一半是清汤锅底的组合。
一般情况下四川传统的火锅主要就是以上三种。
六、四川火锅简称?
四川麻辣火锅,鸳鸯锅,素食锅,冷锅鱼,肥牛火锅,海鲜火锅,啤酒鸭,涮涮锅,瑞士火锅(新兴的甜口味火锅,主要有起士、巧克力火锅等)
1、鸳鸯锅,一边放辣的,一边是不辣的,也可以是其他的两种口味的。
还有把锅分成三部分的,叫三羊开泰锅,也主要是满足不同口味的人们。
火锅是一个人们很喜欢的现代也很流行的一种吃法,基本上就是这些啦!
七、四川火锅的做法?
原料:菜油2500克、牛油1500克、郫县豆瓣1500克、干辣椒250克、生姜100克、大蒜200克、大葱300克、冰糖150克、醪糟汁500克、八角100克、三奈50克、桂皮50克、小茴50克、草果25克、紫草25克、香叶10克、香草10克、公丁香5克
制法:
1、菜油先炼熟,牛油切成小块,郫县豆瓣剁细,干辣椒入沸水锅中煮约2分钟后捞出绞成茸。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剥成瓣,葱挽结,冰糖敲碎,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块,草果拍破。
2、炒锅置中火上,炙锅后倒入菜油烧热,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葱结爆香,入郫县豆瓣和糍粑辣椒转小火慢慢炒约1到15小时至豆瓣水气炒干,香气四溢且辣椒微微发白时拣出锅中。
3、随即下入八角、三奈、桂皮等继续用小火炒约15到20分钟至锅中香料色泽变深时,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发,这时将锅端离火口,加盖焐至锅中原料冷却即火锅底。
八、四川火锅鱼做法?
食材:
鲜活草鱼1条、火锅底料300 克、郫县豆瓣200克、泡辣椒末250克、白酒25克、盐适量、白糖8克、料酒100克、干细豆粉60克、泡姜150克、干辣椒节15克、豆豉末35克、姜颗30克、泡酸菜100克、花椒4克、蒜片30克、葱节100克、油酥黄豆40克、鸡精20克、味精15克、色拉油800克。
四川火锅鱼的做法步骤:
1.鱼宰杀后治净,剔下两扇净肉,剔去腹刺,用斜刀法切成厚约2厘米的瓦块形大片;鱼骨斩成大块,鱼头劈成4-6块,加少许盐、白酒码味几分钟,用清水冲去鱼块上的血污粘液,然后粘匀干细豆粉。泡酸菜切成薄片,葱切成6厘米的段。
2.锅置旺火上,倒入油烧至六成热,先下蒜片、花椒爆香。
3.再下郫县豆瓣、泡辣椒、泡姜、豆豉茸、老姜颗炒香
4.然后将鱼骨、鱼片分别放入锅中;待鱼片表面凝固成形时,速加清水1500克,再放入料酒、火锅底料、干辣椒节、鸡精、味精、精盐、白糖、葱节等调料,起锅倒入火锅盆中,最后撒入油酥黄豆即可,上桌。
九、四川火锅 青菜 特色?
四川火锅青菜主要是易熟,烫后口感脆为特色
十、四川火锅的由来?
四川火锅的出现,大约在清代的道光年间(1821-1851)。经过多方考证,四川火锅真正的发源地是长江之滨--酒城泸州的小米滩(现高坝二五厂)。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水(汤),加以各种蔬菜,再添加辣椒、花椒祛湿(因为有"菜当三分粮,辣椒当衣裳"之说)。
当时,长江边上的船工们跑船常宿于小米滩(小米滩在当时是四川境内长江边上的一个很适中的码头)。停船即生火做饭驱寒,船工们吃后,美不可言(在他们心中),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在长江边各码头传开了。
当时的重庆却是水路交通要道,比起泸州就大多了。这种食俗沿袭而下,传至重庆后,就又有一番变革了。当时一些苦力("棒棒")见到这种吃法后,就跑到杀牛场捡一些被人丢掉的牛内脏到长江里洗净,切成小块,和船工们一起吃。大家都觉得非常美味,又能填饱肚子,又能驱寒。再后来就有人干脆用一挑(两个)箩筐,一头放些牛杂(以毛肚为主)、小菜,一头放一泥炉子,用一口分了格的"大洋铁盆"放在炉子上,盆内沸腾翻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又香的卤汁,每天就在河边、桥头或走街串巷的叫卖。于是这些船工、苦力(棒棒)们也不再自己生火煮了,各人认定一格,即烫即吃,直至吃饱,还花费不了多少钱,既经济,又方便,又能增加热量。除了那些苦力外,来围着挑担子的吃的人也越来越多。直到民国二十三年,才有人把它搬进了小饭店,把这些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了格的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众人的口味,慢慢地这种小饭店越开越多,在重庆对岸江北的一条小街上几乎全都是这种饭店,并且吃的人相当多,这就是“重庆毛肚火锅”的起源。后来人们为了记住这种吃法是从小米滩传过来的,就干脆把这条街称作"小米街"。
乃至后来,到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火锅日益兴盛,官场要员、金融巨头、商人、记者等以吃火锅为荣,有人还把这种火锅店高尚化。许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跑到台湾的国民党老兵,至今仍念念不忘重庆火锅的美味,有的还在台湾开起了火锅店(但由于原材料的问题,老是赶不上四川本地的味道)。所以许多书上都说四川火锅发源于重庆江北,但事实却是源于泸州,在重庆发展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