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种常见的消防隐患?
一、电器火灾隐患(违反电器安装规定,违反电器使用规定),约占35-40%。
二、生活用火不慎(炊事器具设置不当,安装不符合要求),约占15-20%。
三、吸烟(步行、骑车、车内,躺在床上,易燃易爆场所),约占6-10%。
四、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约占4-7%。
五、设备故障(包含前道工序设备不良,制品流到下道工序)。
二、十种常见的消防隐患?
十种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包括:
1. 疏散通道堵塞:某些社区公寓和厂房经常出现这种问题,疏散通道被各种货物堵塞,火灾发生时就会阻挡他人的逃生。
2. 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出现损坏、故障:这些设施在火灾发生时能正常使用的话有利于群众逃离火灾现场。
3. 消火栓箱内器材缺失:如常见的水枪、水带等被损坏或遗失,都会影响灭火效率。
4. 电线出现老化和乱接的情况:这极易引发火灾。
5. 建筑布局不合理:发生火灾后易蔓延或影响其他建筑安全。
6. 建筑物结构和耐火等级与其他使用性质不相符: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7. 建筑物的通风采暖系统、电气系统、内部装饰装修不符合要求。
8. 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热物较近。
9. 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场所的电气设置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10. 用火行为风险隐患:如卧床吸烟、酒后吸烟,随意丢弃烟头;小孩随意拿取点火玩耍等行为。
三、车间十种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
1、电气老化造成火灾事故;
2、电气产品不合格;
3、违规使用电器。
4、吸烟、乱扔烟头;
5、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消防设施设备损坏无法使用;
7、堵塞消防逃生通道;
8、员工消防知识不足;
9、没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10、安全消防检查不到位。
四、什么是消防隐患?
消防工作中出现的火灾隐患是指在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导致火灾的可能性或在火灾时产生一定的危害。它具有哪些特征呢?1.隐蔽性。隐患是潜藏的祸患,它具有隐蔽、藏匿、潜伏的特点,是一时不可明见的灾祸。它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一定的条件下,显现出好似静止、不变的状态,往往使一些人一时看不清楚、意识不到、感觉不出它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条件的成熟,逐渐使隐患形成灾害。如发生在1994年1月30日的杭州天工艺苑商场火灾,起火原因就是隐蔽在商场顶棚三楼第6号家具包房内吸顶灯电源线故障引起短路打火,熔珠喷溅在下部席梦思床垫上引起可燃物而起火并蔓延所致。
2.危险性。隐患是事故的先兆,而事故则是隐患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许多火灾隐患难以彻底消除,恶性火灾随时都会发生,无数血的教训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火灾,造成309人死亡,原因为4名无证上岗电焊工违章电焊引起的……我国一些重特大火灾事故说明:一个烟蒂、一盏灯、一个熔珠、一个违章行为、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
3.突发性。 任何事物都存在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隐患也不例外,它集小变而为大变,集小患而为大患。几年前,广东省深圳市安贸危险品贮运公司清水河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死亡18人,伤873人,经济损失巨大。清水河仓库原本为干货仓库,贮存一般的生产、生活所需物品,仓库建筑结构、防火间距、水源布局、道路等尚可,后改为贮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无论从贮存化危品仓库的建筑防火等级、库与库之间的防火间距、消火栓设置及用水量等均不符合消防规范要求,已存在着严重的消防隐患,再加上在贮存过程中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化学物品性质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混存在一个仓库内,更加引发隐患从量变到质变,集小变而为大变,最终造成震撼全国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隐患突发成灾害事故,在化工企业中为多数,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4.随意性。俗话说:“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来自瞬间麻痹。”有的隐患的产生和造成祸害,都直接取决于人的消防意识的淡薄和消防知识的缺乏,消防意识的淡薄和责任心的缺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必然引发日常工作中的随意性。1986年3月7日,杭州笕桥脱水厂三楼成品仓库发生火灾,经过5个多小时的扑救,扑灭了大火。火灾烧毁库房180平方米,生姜片50吨,蘑菇片5吨,直接经济损失55.
五、消防隐患有哪些?
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有电器老化,造成事故电器产品不合格,吸烟乱扔烟头,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消防通道堵塞,员工消防知识不足,没有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六、消防隐患整改书?
是的,这个消防隐患通知书由公安消防机关出具的都需要加盖公章才有效。
七、申论消防隐患范文
消防隐患是指在建筑、设备、设施的设计、施工、改造、使用、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可能造成火灾的地方、物质和行为缺陷。消防隐患的存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立健全消防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至关重要。本文将以申论的形式,探讨消防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以及提出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消防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
消防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具有以下重要性:
-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隐患是造成火灾的根源,如果不加以排查和治理,火灾就可能随时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消防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促进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火灾对于城市和社会发展具有严重的破坏性,会导致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通过排查和治理消防隐患,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保障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消防隐患排查治理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不断排查和治理,可以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消防安全防范能力。
二、消防隐患排查治理的范文
下面是一些消防隐患排查治理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
加强消防设施检查
对建筑物的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尤其是对灭火器、消防栓、疏散通道等设施的检查要重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快速反应和处置。
-
加强员工消防培训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火灾预防知识、火灾报警和逃生演练等,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火灾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
建立消防责任制度
明确消防责任人,落实消防责任制。每个部门和岗位都应有相应的消防责任人,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消防工作的有序进行。
-
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市民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可以组织消防知识讲座、火灾防控宣传活动等,培养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整个社会对消防工作的参与度。
-
建立火灾隐患登记制度
建立火灾隐患登记制度,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登记并及时整改。通过制度的落实,可以对火灾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减少火灾隐患对社会生活的潜在威胁。
三、总结
消防隐患排查治理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消防安全保障。加强消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仅能够预防火灾的发生,还能够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申论范文,可以引起大家对消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视,共同为创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作出贡献。
八、常见的火灾隐患有哪些?
直接隐患(原因):
一、电器火灾隐患(违反电器安装规定,违反电器使用规定),约占35-40%。
二、生活用火不慎(炊事器具设置不当,安装不符合要求),约占15-20%。
三、吸烟(步行、骑车、车内,躺在床上,易燃易爆场所),约占6-10%。
四、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约占4-7%。
五、设备故障(包含前道工序设备不良,制品流到下道工序)。
六、玩火(小孩取乐,燃放烟花爆竹),约占3-5%。
七、放火(报复社会,精神病人),约占2-3%。
八、雷击(直击雷、静电荷电磁感应、沿着电气线路或金属管道到室内)。
间接隐患(原因):
一、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物结构和耐火等级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二、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置不符合防爆要求。
三、车间布局变更,消防设施、通道未同时设计、施工、使用。
四、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岗位人员不具备消防常识,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
五、接触易燃易爆化学品的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
六、未配备灭火器材,未按时点检消防器材,缺乏及损坏未补充未修理更换。
七、逃生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未设置指示灯,安全出口未设置应急照明。
八、损坏或擅自挪用、变更、拆除、停用消防设施。
九、占用、堵塞、遮挡、封闭逃生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
十、在工作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
以上只是罗列了最常见的部分。
九、工厂常见哪些安全隐患?
工厂存在的安全隐患:
1、有关人的安全隐患。夏天天气炎热、气温高、雷雨多、食物易腐烂等变质等情况的出现,会带来人员中暑、食物中毒等疾病。使用、维修电器的人员又会因为汗水过多而产生触电等事故隐患。
2、有关材料的安全隐患。如在化工企业生产中,常常要与易燃易爆物质打交道,有些原辅燃材料本身的燃点、闪点很低,爆炸极限范围很宽,稍不留意,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的突然发生。
3、有关机械的安全隐患。例如:飞轮外侧装防护罩、内侧未装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2m以上高度会造成坠落伤亡事故,1.5m高度有时同样也会坠落死亡。
4、有关工艺的安全隐患。比如某厂所使用的钢丝绳,周期性出现断毛等隐患是其共性,如果不采取定期抽出检查,适时移动受力位置等措施,就很难发现成股脆断,由此所造成的后果必然是非常严重的。
5、有关环境的安全隐患。例如:在产成品运转站,如果装卸搬运机械设备、工具发生隐患故障,就会引起产品堆放超高、安全通道堵塞、作业场地变小,并造成调整难、堆放难、起吊难、转运难等方面的隐患,这种连带的、持续的、发生在生产过程的隐患。
十、车间常见安全隐患明细?
1、用电安全问题。电源插座是否靠近易燃物品,电气设备绝缘,开关、闸刀、保险器状态。
2、消防安全问题。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是否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工作人员是否熟悉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3、工厂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气、危险废物及化学品的异常泄漏等。
4、专业设备问题。如电梯、叉车、吊车等机器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